Episode Synopsis "郦道元·水经注·江水 (节选)"
江水又东,迳广溪峡,斯乃三峡之首也。峡中有瞿塘、黄龛二滩。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,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,夏后疏凿者也。 江水又东,迳巫峡,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。江水历峡东,迳新崩滩。其间首尾百六十里,谓之巫峡,盖因山为名也。 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;重岩叠嶂,隐天蔽日,自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至于夏水襄陵,沿溯阻绝,或王命急宣,有时朝发白帝,暮到江陵,其间千二百里,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。春冬之时,则素湍绿潭,回清倒影。绝[山献]多生柽柏,悬泉瀑布,飞漱其间。清荣峻茂,良多趣味。每至晴初霜旦,林寒涧肃,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,空谷传响,哀转久绝。故渔者歌曰:「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泪沾裳!」 江水又东,迳流头滩。其水并峻急奔暴,鱼鳖所不能游,行者常苦之,其歌曰:「滩头白勃坚相持,倏忽沦没别无期。」袁山松曰:「自蜀至此,五千余里;下水五日,上水百日也。」 江水又东,迳宜昌县北,县治江之南岸也。江水又东,迳狼尾滩,而历人滩。江水又东,迳黄牛山,下有滩名曰黄牛滩。江水又东,迳西陵峡。宜都记曰:「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,至峡口百许里,山水纡曲,而两岸高山重障,非日中夜半,不见日月,绝壁或千许丈,其石彩色,形容多所像类。林木高茂,略尽冬春。猿鸣至清,山谷传响,泠泠不绝。」所谓三峡,此其一也。山松言:「常闻峡中水疾,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,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。及余来践跻此境,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。其叠崿秀峰,奇构异形,固难以辞叙。林木萧森,离离蔚蔚,乃在霞气之表。仰瞩俯映,弥习弥佳,流连信宿,不觉忘返。目所履历,未尝有也。既自欣得此奇观,山水有灵,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。」
Listen "郦道元·水经注·江水 (节选)"
More episodes of the podcast qingsheng zhang's tracks
- 韩愈·后十九日付宰相书
- 欧阳修·送楊寘序
- 欧阳修·梅聖俞詩集序
- 归有光 先妣事略
- 李格非·書洛陽名園記後
- 王禹偁·黃岡竹樓記
- 路溫舒·尚德緩刑書
- 韩愈·送孟东野序
- 钱公辅·义田记
- 西汉文·武帝求茂才異等詔
- 苏洵·心術
- 柳宗元·梓人传
- 韩愈·後廿九日復上宰相書
- 国语·叔向賀貧
- 欧阳修·泷冈阡表
- 李陵·答蘇武書
- 朱熹·白鹿洞书院学规
- 曹丕·与吴质书
- 范仲淹·嚴先生祠堂記
- 资治通鉴·鲁仲连义不帝秦
- 苏辙·六国论
- 李覯·袁州州學記
- 曹丕·典论·论文
- 宗臣·报刘一丈书
- 左传·晏子不死君难
- 国语·祭公諫征犬戎
- 苏轼·石钟山记
- 柳宗元·捕蛇者说
- 史记·酷吏列傳序
- 欧阳修·豐樂亭記
- 方孝孺·深虑论
- 李白·與韓荊州書
- 史记·伯夷列传
- 苏洵·管仲論
- 战国策·樂毅報燕王書
- 杜牧·阿房宫赋
- 苏轼·方山子傳
- 韩愈·会辫
- 战国策·苏秦以连横说秦
- 左传·宫之奇谏假道
- 柳宗元·袁家渴记
- 宋濂·閱江樓記
- 左传·蹇叔哭師
- 苏辙·黃州快哉亭記
- 诸葛亮·后出师表
- 韩愈·獲麟解
- 苏轼·三槐堂銘
- 王鏊·親政篇
- 王安石·读孟尝君传
- 檀弓‧曾子易簀
- 韩愈·爭臣論
- 苏洵·辨奸论
- 曹植·与杨德祖书
- 郦道元·水经注·江水 (节选)
- 楚辞·卜居
- 方孝孺·豫讓論
- 柳宗元·愚溪詩序
- 诸葛亮·前出师表
- 屈原·渔父
- 禮記·檀弓 杜簣揚觶
- 马援·戒兄子严敦书
- 韩愈·杂说四
- 韩愈·送石處士序
- 韩愈·杂说一
- 左傳·燭之武退秦師
- 左传·吕相绝秦
- 宋濂·送天台陳庭學序
- 左传·子产论政宽猛
- 苏轼·刑賞忠厚之至論
- 左传·曹刿论战
- 柳宗元·始得西山宴游记
- 苏轼·后赤壁赋
- 归有光·沧浪亭记
- 国语·勾践复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