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isode Synopsis "曹丕·与吴质书"
二月三日,丕白:「歲月易得,別來行復四年。三年不見,東山猶嘆其遠,況乃過之,思何可支!雖書疏往返,未足解其勞結。 昔年疾疫,親故多離其災,徐陳應劉,一時俱逝,痛可言邪!昔日遊處,行則連輿,止則接席,何曾須臾相失。每至觴酌流行,絲竹並奏,酒酣耳熱,仰而賦詩,當此之時,忽然不自知樂也。謂百年己分,可長共相保。何圖數年之間,零落略盡,言之傷心!頃撰其遺文,都為一集。觀其姓名,已為鬼錄。追思昔遊,猶在心目,而此諸子,化為糞壤,可復道哉! 觀古今文人,類不護細行,鮮能以名節自立。而偉長獨懷文抱質,恬淡寡欲,有箕山之志,可謂彬彬君子矣。著中論二十餘篇,成一家之業,辭義典雅,足傳于後,此子為不朽矣。德璉常斐然有述作意,才學足以著書,美志不遂,良可痛惜。閒歷觀諸子之文,對之抆淚,既痛逝者,行自念也。孔璋章表殊健,微為繁富。公幹有逸氣,但未遒耳,至其五言詩,妙絕當時。元瑜書記翩翩,致足樂也。仲宣獨自善於辭賦,惜其體弱,不足起其文,至於所善,古人無以遠過也。 昔伯牙絕絃於鍾期,仲尼覆醢於子路,愍知音之難遇,傷門人之莫逮也。諸子但為未及古人,自一時之雋也,今之存者已不逮矣。後生可畏,來者難誣,然吾與足下不及見也。 行年已長大,所懷萬端,時有所慮,至乃通夕不瞑。何時復類昔日!已成老翁,但未白頭耳。光武言『年三十餘,在兵中十歲,所更非一』,吾德雖不及之,年與之齊矣。以犬羊之質,服虎豹之文,無眾星之明,假日月之光,動見觀瞻,何時易邪?恐永不復得為昔日游也。少壯真當努力,年一過往,何可攀援!古人思炳燭夜遊,良有以也。頃何以自娛?頗復有所述造不?東望於邑,裁書敘心。丕白。」
Listen "曹丕·与吴质书"
More episodes of the podcast qingsheng zhang's tracks
- 韩愈·后十九日付宰相书
- 欧阳修·送楊寘序
- 欧阳修·梅聖俞詩集序
- 归有光 先妣事略
- 李格非·書洛陽名園記後
- 王禹偁·黃岡竹樓記
- 路溫舒·尚德緩刑書
- 韩愈·送孟东野序
- 钱公辅·义田记
- 西汉文·武帝求茂才異等詔
- 苏洵·心術
- 柳宗元·梓人传
- 韩愈·後廿九日復上宰相書
- 国语·叔向賀貧
- 欧阳修·泷冈阡表
- 李陵·答蘇武書
- 朱熹·白鹿洞书院学规
- 曹丕·与吴质书
- 范仲淹·嚴先生祠堂記
- 资治通鉴·鲁仲连义不帝秦
- 苏辙·六国论
- 李覯·袁州州學記
- 曹丕·典论·论文
- 宗臣·报刘一丈书
- 左传·晏子不死君难
- 国语·祭公諫征犬戎
- 苏轼·石钟山记
- 柳宗元·捕蛇者说
- 史记·酷吏列傳序
- 欧阳修·豐樂亭記
- 方孝孺·深虑论
- 李白·與韓荊州書
- 史记·伯夷列传
- 苏洵·管仲論
- 战国策·樂毅報燕王書
- 杜牧·阿房宫赋
- 苏轼·方山子傳
- 韩愈·会辫
- 战国策·苏秦以连横说秦
- 左传·宫之奇谏假道
- 柳宗元·袁家渴记
- 宋濂·閱江樓記
- 左传·蹇叔哭師
- 苏辙·黃州快哉亭記
- 诸葛亮·后出师表
- 韩愈·獲麟解
- 苏轼·三槐堂銘
- 王鏊·親政篇
- 王安石·读孟尝君传
- 檀弓‧曾子易簀
- 韩愈·爭臣論
- 苏洵·辨奸论
- 曹植·与杨德祖书
- 郦道元·水经注·江水 (节选)
- 楚辞·卜居
- 方孝孺·豫讓論
- 柳宗元·愚溪詩序
- 诸葛亮·前出师表
- 屈原·渔父
- 禮記·檀弓 杜簣揚觶
- 马援·戒兄子严敦书
- 韩愈·杂说四
- 韩愈·送石處士序
- 韩愈·杂说一
- 左傳·燭之武退秦師
- 左传·吕相绝秦
- 宋濂·送天台陳庭學序
- 左传·子产论政宽猛
- 苏轼·刑賞忠厚之至論
- 左传·曹刿论战
- 柳宗元·始得西山宴游记
- 苏轼·后赤壁赋
- 归有光·沧浪亭记
- 国语·勾践复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