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isode Synopsis "国语·祭公諫征犬戎"
穆王將征犬戎,祭公謀父諫曰:「不可。先王耀德不觀兵。夫兵戢而時動,動則威;觀則玩,玩則無震。是故周文公之《頌》曰:『載戢干戈,載櫜弓矢,我求懿德,肆于時夏,允王保之!』先王之于民也:茂正其德,而厚其性;阜其財求,而利其器用;明利害之鄉,以文修之,使務利而避害,懷德而畏威,故能保世以滋大。昔我先世后稷,以服事虞、夏;及夏之衰也,棄稷弗務。我先王不窋,用失其官,而自竄於戎、翟之閒。不敢怠業,時序其德,纂修其緒,修其訓典;朝夕恪勤,守以惇篤,奉以忠信。奕世載德,不忝前人。至于武王,昭前之光明,而加之以慈和,事神保民,莫不欣喜。商王帝辛,大惡於民,庶民弗忍,欣戴武王,以致戎于商牧。是先王非務武也;勤恤民隱,而除其害也。 「夫先王之制:邦內甸服,邦外侯服,侯、衛賓服,蠻、夷要服,戎、翟荒服。甸服者祭,侯服者祀,賓服者享,要服者貢,荒服者王。日祭、月祀、時享、歲貢、終王。先王之訓也:有不祭,則修意;有不祀,則修言;有不享,則修文;有不貢,則修名;有不王,則修德;序成而有不至,則修刑。於是乎有刑不祭,伐不祀,征不享,讓不貢,告不王;於是乎有刑罰之辟,有攻伐之兵,有征討之備,有威讓之令,有文告之辭;布令陳辭,而又不至,則又增修于德,無勤民于遠。是以近無不聽,遠無不服。今自大畢、伯士之終也,犬戎氏以其職來王。天子曰:『予必以不享征之,且觀之王。』其無乃廢先王之訓,而王幾頓乎?吾聞夫犬戎樹惇,能帥舊德,而守終純固;其有以禦我矣。」 王不聽,遂征之。得四白狼、四白鹿以歸。自是荒服者不至。
Listen "国语·祭公諫征犬戎"
More episodes of the podcast qingsheng zhang's tracks
- 韩愈·后十九日付宰相书
- 欧阳修·送楊寘序
- 欧阳修·梅聖俞詩集序
- 归有光 先妣事略
- 李格非·書洛陽名園記後
- 王禹偁·黃岡竹樓記
- 路溫舒·尚德緩刑書
- 韩愈·送孟东野序
- 钱公辅·义田记
- 西汉文·武帝求茂才異等詔
- 苏洵·心術
- 柳宗元·梓人传
- 韩愈·後廿九日復上宰相書
- 国语·叔向賀貧
- 欧阳修·泷冈阡表
- 李陵·答蘇武書
- 朱熹·白鹿洞书院学规
- 曹丕·与吴质书
- 范仲淹·嚴先生祠堂記
- 资治通鉴·鲁仲连义不帝秦
- 苏辙·六国论
- 李覯·袁州州學記
- 曹丕·典论·论文
- 宗臣·报刘一丈书
- 左传·晏子不死君难
- 国语·祭公諫征犬戎
- 苏轼·石钟山记
- 柳宗元·捕蛇者说
- 史记·酷吏列傳序
- 欧阳修·豐樂亭記
- 方孝孺·深虑论
- 李白·與韓荊州書
- 史记·伯夷列传
- 苏洵·管仲論
- 战国策·樂毅報燕王書
- 杜牧·阿房宫赋
- 苏轼·方山子傳
- 韩愈·会辫
- 战国策·苏秦以连横说秦
- 左传·宫之奇谏假道
- 柳宗元·袁家渴记
- 宋濂·閱江樓記
- 左传·蹇叔哭師
- 苏辙·黃州快哉亭記
- 诸葛亮·后出师表
- 韩愈·獲麟解
- 苏轼·三槐堂銘
- 王鏊·親政篇
- 王安石·读孟尝君传
- 檀弓‧曾子易簀
- 韩愈·爭臣論
- 苏洵·辨奸论
- 曹植·与杨德祖书
- 郦道元·水经注·江水 (节选)
- 楚辞·卜居
- 方孝孺·豫讓論
- 柳宗元·愚溪詩序
- 诸葛亮·前出师表
- 屈原·渔父
- 禮記·檀弓 杜簣揚觶
- 马援·戒兄子严敦书
- 韩愈·杂说四
- 韩愈·送石處士序
- 韩愈·杂说一
- 左傳·燭之武退秦師
- 左传·吕相绝秦
- 宋濂·送天台陳庭學序
- 左传·子产论政宽猛
- 苏轼·刑賞忠厚之至論
- 左传·曹刿论战
- 柳宗元·始得西山宴游记
- 苏轼·后赤壁赋
- 归有光·沧浪亭记
- 国语·勾践复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