斜坡

14/12/2022 4 min
斜坡

Episode Synopsis

收听关于圆形大厅里螺旋上升的坡道,以及美术馆斜墙上展览艺术品的标志性布展方式。

Transcript
Male Narrator: 在螺旋斜坡的底部,一条四分之一英里长的步道在我们眼前以持续拓宽的环形路线展开。[Light music with xylophone begins.]坡道与水平面夹角约为三度,爬起来很稳,围绕圆形大厅形成延绵不绝的展览空间。但倾斜的角度并非一成不变。有些地方几乎是平的;另一些地方则较陡,与水平面构成了5.5度,由于要爬坡,我们的步速只得放慢。

美术馆坡道的顶层,也就是螺旋结构的尽头,有一个又高又小的眺望台。上方的顶盖就是圆顶天窗。看着螺旋斜坡盘桓向上,升至圆顶天窗的水平基线,我们从视觉上意识到这条三度斜坡的强度。此时此刻,我们尤其感受到螺旋斜坡的能量和它的遏制。[music stops]

下面几层坡道的天花板离地有约九英尺高,顶层的天花板则是朝着圆顶天窗敞开[light reverberations]。爬上坡道的最高层,可以发现这里天花板的高度有明显的不同。在坡度的起始很开阔,而末端则较狭矮,圆顶天窗拘束着螺旋斜坡的能量。

地面不光随着坡度上升,也微微朝着展厅的墙壁倾斜。地面倾斜度完全是为了配合整个空间的手工质感。你会注意到地面的凹坑——这些是布展过程中锚固雕像的痕迹。如果雕像不这样固定[footsteps],斜坡上人们脚步的震动会导致作品慢慢离开原位,就像海上缓慢漂浮的冰川。

坡道的第一、两层采用了垂直墙壁。但到了第三层,墙壁开始呈现105度的后倾,倾斜度类似艺术家的画架。这种轻微的钝角在整个空间里引人注目,成为一种标志性元素。由于艺术品是垂直的悬挂,它们看起来有如漂浮于墙壁上,悬挂的装置隐藏得踪影全无。

在展览墙的底部,还有另一个斜角元素:一面层板从地面向着展览墙倾斜,让我们与后壁隔开了一段距离。我们称之为“护墙”。所有这些斜角并不影响走道的延续性,走道从及腰的矮墙连通地面,又延绵至护墙,再伸展到展览墙。

[Sparse music with stings begins.] 不过这些奇怪的斜角可能会带来一种失衡的感觉。美术馆最初在1959年开放时,首批游客中有些人因为眩晕而需要医疗协助。直至今日,还有一些人感觉被曲线和斜角包围。Frank Lloyd Wright(弗兰克·劳埃德·赖特)甚至写道:“整个建筑要么让你手足无措,要么与你一直以来的幻想不谋而合。”在这个空间里,你的眼睛会对你施展幻术。貌似未对齐的物品会随着你在空间里视角的转变而逐渐对齐。在我们移动的过程中,我们的身体需要不断适应周围的各种斜角。[music ends.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