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楼4层:反抗的逻辑

01/09/2023 4 min
塔楼4层:反抗的逻辑

Listen "塔楼4层:反抗的逻辑"

Episode Synopsis

策展人安辉景探讨在韩国政局动荡的1970年代,艺术家实验方式的演变。 

Transcript
Kyung An: 我叫安辉景,我是亚洲艺术副策展人,本次《唯有青春》展览由我策划。我们现在位于塔楼4层,这个展厅题为《反抗的逻辑》。到了1970年代,艺术家超越了我们在2层所看到的1960年代作品中对韩国传统艺术的拒绝。他们开始探讨权力结构,以及语言和时间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。通过这些探索,他们除了行为表演之外,还开始采用摄影和视频等新媒介。这也鼓励了一些艺术家在国内其他地区建立展览平台。

时空美术团体(也称为ST)包括李健龙、成能庆和金煐岷等艺术家。作为一个团体,他们举办了有关当前艺术趋势和理论的展览和讨论。虽然他们采用了多种创作媒介——例如南相均收集的废弃火柴棍和烟头——但其中几位ST艺术家以基于表演的作品而闻名;他们称之为“事件”。他们视这些作品为纯粹的行动;与我们在2层看到的即兴或以观众为导向的“偶发”相比,这些作品更有条理和基于逻辑。

在ST活跃时期,1972年,韩国第三任总统朴正熙解散了国会,并废除了总统任期限制,建立了专制政权。这些极端措施巩固了朴正熙对权力的控制,并加剧了对言论自由和表达自由的审查,政府甚至禁止男性留长发和女性穿迷你裙。一些ST艺术家转向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动作——走路、吃饭、阅读、测量——并用自己的逻辑重新定义这些行为,脱离了现有社会惯例或结构。许多艺术家发现,摄影能够精确记录姿态,是一种有力的媒介。

从1974年到1979年,以大邱当代艺术节为契机,艺术家将实验范围从绘画和雕塑扩展到视频等新技术。位于南部的大邱市,远离朴正熙政权的窥探和首尔艺术机构的集中控制,李康昭、李香美、金英镇、崔秉秀和朴贤基等艺术家创作了有时特定于场域的作品。您可以在时间轴上和本展厅的档案展柜内看到一些例子。第一届大邱当代艺术节有七十名艺术家参加。到1979年举行最后一届时,该艺术节已发展成为一项大型活动,有来自韩国和日本的两百多名艺术家参与。

纵观二十世纪,随着韩国与西方文化接触并融入了资本主义全球经济,不免会出现一个问题:“什么是韩国的本质?”在相邻的坦恩豪瑟展厅,在《颠覆传统》的标题下,您会看到李承泽称为“翁器”的陶器雕塑,河宗贤融入韩国传统服装上彩色条纹的拼贴作品,以及韩永燮对比混凝土与丹青的绘画(丹青是宗教或皇家建筑中的彩画)。总的来说,这些作品引起了人们对传统与现代、艺术与非艺术、学习与传承知识之间矛盾的关注;尤其因为当时,作为国家现代化计划的一部分,许多传统被视为根除目标。

这些艺术家的故事表明,尽管他们生活在专制压迫且不断改变的环境中,他们的实验意识仍然为新的艺术形式铺平了道路。虽然他们很少明确表达政治倾向,但他们抵制现状和创建新结构的尝试,本身就是激进的。